《我在乎天長地久》

已經忘記了在哪兒買到了這本書,只有依稀記得是一本便宜的書,價錢可能是10元吧!買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作者是胡燕青老師。

近日,同事的女兒上中一,為著書單的課外讀物,母親照顧周到地為女兒向同事尋書,「我好像有這一本!」,於是《我在乎天長地久》才在腦海中的潛意識中浮起來;翌日,它也從書架的深處,重見天日。

沒可能把未讀過但屬於自己的書借給人吧!基於這一種羞恥之心,便決定用一個上班的車程來看完它。

這要從我和胡老師的關係說起。嚴格來說,我們是沒有關係。

還記得當年是大學二年級升三年級的暑假,因緣際會下我與另外一位中文系的師兄聯手寫一個浸大文學院專屬的網頁。兩位年青人,一位是精於創作的詩人;另一位是魚目混珠,以「懂得架起留言板」的三腳貓技術作為晃子騙財的我,便要與各位文學院的老師一同開會做示範,這樣,便認識了胡老師。

胡老師當時是浸會語文中心中文部的代表,主要教授中文寫作。會議上,我向會眾講解並示範一系列留言板的樣式、權限設置、管理模式等,所用的就是自己網頁的留言板,也有自己在預科時用HTML寫出來的網頁。還記得當我一臉腼腆地說,這是我三年前寫的網頁,實在難看,請各位不用見怪時,胡老師一看我的hit counter,便笑說,「煎魚的網頁也不差!有數千hit數」(那時我想大部份人不懂使用「點擊率」這一組詞語)

就是這一句,我覺得胡老師的親切。

跟著,在校園內碰見胡老師,我也親切地打招呼,我跟她沒有多說話,只是點頭便走。還記得有一次,胡老師在校園餐廳捧著一盆仙人掌,向我說:「煎魚,你看這盆栽多健康!」我的心頭也一熱,面對一個陌生的學生,也居然可以閒話家常,一盆仙人掌而已,為什麼值得她笑逐顏開呢?

這便是我腦海中胡老師的形象:親切、和藹、溫婉、開朗……. 總覺得她上課時一定是陰聲細氣的婉約派詞人。後來得知,胡老師是一位詩人和小說家,香港文學創作的活躍人物,她也樂於扶腋後輩,與中文系師兄的關係十分好。

這便是我心目中的胡老師。

胡老師的文筆絕對不容置疑:淺白、簡約、細膩、使人動心;由屯門至沙田的一個小時的車上,我經歷了胡老師的童年至大學生活。原來,童年的胡老師是一位顛沛流離、一直渴望愛、孤僻高傲、也曾在自己的虛偽迷失了自己的人。每讀到她的童年經歷,絕不難推斷她往後的思想形態:俄狄浦斯情結、童年創傷、宗教依賴,一切佛洛依德的理論也可以用來形容她,如果我不是認識胡老師,我可以狠批,她一定會有婚姻失敗、人格失衡、孤單自私的人。書中的胡燕青跟我認識的胡老師存在著一個很大很大的落差,直至有幾章節,每當我用我腦裡認識的胡老師來比較時,震憾的感覺使我也「眼濕濕」,感動來自以她的童年來說,要達到她現在的個性所付出的努力,這不是物質上的,一定要精神上的徹底改造才可以,她從事創作故然有幫助,隱隱地發覺,信仰的影響也絕對少不了。

胡老師在看破人心,洞察世情的能力也有一手。我倒十分欣賞她形容她爸爸用販夫的生涯來掩藏自己的藝術。作為一個文科人,人生總有時候、或多或少也曾經放棄藝術,融入生活,這一種出世入世、一方面可憐父親、另一方面也責怪,這一種既愛且恨的復雜父女關係,胡老師用數言便道破了;又用故事把感覺滲出來,與其說她的文字功力深厚,倒不如說她洞察人心的能力超乎常人。

最後,值得一提,當年的中文系師兄,是現在炙手可熱的文學創作人可洛。我常說:無人比我更懂得「無友不如己者」這句話的含意。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