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七的《棋王》?
在沙田商務,正在為:「為什麼花了這麼多錢?」而煩惱,突然間被一個問題拉回現實來。
「請問『中七的《棋王》』在哪裡?」
「麻煩在那邊在『中文書查詢處』」店員禮貌道。聲音來自打扮隨便,不修邊幅,鬍子(應該說是唇毛)也沒有剃的男士,只有不足半秒的打量,「宅男」+「御宅族」+「騎呢怪」+「典型理科男」的感覺油然而生。先撇開不談他。
說回正題,何時《棋王》變成了「中七的《棋王》」?
回想當年,又真的是中六,中七,又是因為讀書報告而看的。對於當年沒有任何感覺的我而言,這書實在一大震撼,一直到近來,繼續影響我對棋的看法(詳情參閱拙文《棋》及《法蘭德斯棋盤》)。也是我對哲學的啟蒙讀物之一,當時很多人都視《蘇菲的世界》為哲學啟蒙讀物,但我正正今天在商務買下這書,行文時還未翻開半頁。
作為台灣科幻小說的一哥,《棋王》的「因科入哲」的情節堪稱一絕,天衣無縫,至少對於的還迷信科學,還未走進終極文科之路的我,還真的首次為一本小說而寫筆記,也是當時才知道自己的腦子原來也像說話般有用。
可惜,預科小煎魚版的《棋王》己經被無良學生借去,散佚無蹤。
不知道戇居男能否買到他「中七的棋王」,但如果因為這本書能再帶引領多一位沒有方向宅男走進哲學之門,也不枉張系國的一番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