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名和字

2272312116

近來跟朋友談及「名」和「字」的關係,趁這機會多搜集資料,當作筆記。

從少對名和字的關係也十分有興趣,但對名字真正有系統地記憶,便是少時讀《三國演義》的時候,其實只是掌握名和字的關係,要記某歷史人物的名字是不難的。

簡單說:父母給「名」,自己給「字」,「名」是出生時父母對自己稱呼,而「字」則是成年後老師或自己對自己的稱呼。數歷史,就要數《禮記》:

「男子二十,冠而字。冠而字之敬其名也」《禮記.曲禮》

古人取字,屬士大夫與文學藝術等知識型家庭的「專利」,基本上與庶民無緣,故而平民百姓往往有名無字。至於取字的方法,查過資料,有下列幾個方法,:

1. 同義,近義或相關

這是自小對「名」和「字」最基本的認識,這一種取字法也應佔大多數:

• 屈平,字原。他是愛國詩人,後世多稱屈原,「廣平曰原」,「平」與「原」字義相同。

• 諸葛亮,字孔明。想像一下,有一孔是光明的,自然是「亮」。

• 唐伯虎,字寅。玄學基本知識,地支的「寅」,正是虎;生肖虎年,即是寅年

• 毛澤東,字潤之。「澤」與「潤」是同義。

• 周瑜,字公瑾。「瑜」與「瑾」均屬美玉。

• 張飛,字翼德,有翼能飛;有趣的同名「飛」,岳飛的字是「鵬舉」,鵬是鳥,鵬舉,便自然「飛」了

2. 反義

如來反義的字也有不少:

• 端木賜,字子貢,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賜與貢反義;

• 韓愈,字退之,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愈與退反義

• 朱熹,字晦庵,南宋理學家;熹與晦反義。

3. 同類相及

• 孔鯉,字伯魚;孔子的兒子,鯉是魚類

• 王維,字摩詰,王維為虔誠的佛教徒,於是將佛教經典「維摩詰經」截為名字

4. 原名變化或補充

• 李白,字太白;

• 杜牧,字牧之。

• 白居易字樂天,因為「樂天」能使人「居易」。

• 晁補之字無咎,因為「補」過才能「無咎」。

• 曹霑,字雪芹(《說文》:「霑,雨染也」;「雪,冰雨悅物者也」。以雪易沾附於物,而萬物喜雪,故「霑」=「雪」。)

• 孔子,名丘,字仲尼。傳說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

5. 用古語

• 陸羽,字鴻漸,取《周易》「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

• 王安石,字介甫《周易》:「其介如石」

6. 追思古人

• 顏之推,字介,是追慕春秋時晉國名士介之推。

7. 跟兄弟

當中有兄用的字,為弟的便會跟從,所以當中未必有關係。

• 司馬孚長兄司馬朗字伯達,宣帝司馬懿字仲達,孚四弟司馬馗字季達,五弟司馬恂字顯達,六弟司馬進字惠達,七弟司馬通字雅達,幼弟司馬敏字幼達,俱知名,故時號「八達」。

8. 沒有關係

除了上述8點外,還有一些規距,例如「伯、仲、叔、季」就是兄弟排名來起字,而字中有「孟」則泛指是大哥,詳見下文孫氏兄弟。其次一般說來,自稱、謙稱要稱「名」,親長對卑幼者也可稱名;尊稱、敬稱,必須稱「字」。平輩間,要稱字,否則即是不禮貌的行為。

在網上查證,女性也可以有字的,「女子許嫁,笄而字」,又據《禮記.內則》:

「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謂女子滿十五歲到了出嫁年齡,應結髮用笄(簪子)插之,這時候可以取字了。至於中國古代出名的女性已經不多,當中有字的更少之有少,如上述,雖然字應是士大夫和文學藝術的文人專利,但知名度較高的女詞人李清照的字卻查不到,有字的出名女士包括:

• 薛濤, 字洪度

• 蔡琰, 字文姬

• 秋瑾, 字璿卿

• (丁玲)蔣偉,字冰之

• 陳圓圓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

• 班昭 字 惠班

• 左芬,字蘭芝,西晉文學家左思之妹

如果依上述的方法,就不難記住三國名將的名和字,下列為整理後的筆記,人選來自最新電視遊戲《三國無雙》的人物為主軸,因為這些人物多是名將,也較為熟悉,有空的話會加多一些:

–蜀–

• 劉備,字玄德。第1類。估計是「備」解作「完備」,什麼也準備好的意思;而「玄」解作「深遠奧妙」,也指「天」。可比較西晉的謝玄,字幼度。

• 關羽,字雲長。第1類。羽毛是輕的,雲也是輕的

• 張飛,字翼德。第1類。有翼能飛,見上

• 黃忠,字漢昇。第3類。老黃忠為漢臣,漢朝高昇,自然是「忠」。可比較同是蜀國名將的馬忠,字德信,為第1類。「忠」和「信」同義。

• 馬超,字孟起。第1類。根據《說文解字》「超」=「跳」=「躍」;「躍」跟「起」同義,況且超和超同部首。用「孟」則因為馬超為長子

• 趙雲,字子龍。第1類。雲中從龍。

• 諸葛亮,字孔明。第1類。見上

• 姜維,字伯約。第1類。「維」和「約」也可解作「纏束、繫,拴」的意思

• 魏延,字文長。第1類。「延」=「長」

• 龐統,字士元。「統」有「總合」,跟「元」近義。

• 關平,字定國。第3類。跟黃忠有些似,關平生於亂世,和「平」就是「定國」的意思。可比較屈平,字原。為第1類。又可比較其兄關興,字安國。

–魏–

• 曹操,字孟德。第1類。《說文》「操」把持也。也解作「品格」、「德行」;持=有=德。

• 曹仁,字子孝。第1類。仁孝同義

• 夏侯惇,字元讓。第1類。「惇」解作「篤厚,信實」,跟「讓」同義。

• 夏侯淵,字妙才。第1類。「妙」,解作「精微深奧」,跟「淵」字義相近。

• 典韋,《三國志‧典韋傳》也沒有記載他的字,明顯因為他不是名門,加上是一介武夫的原故。

• 許褚,字仲康。第7類,因為「褚」解作衣服,但「康」解作安定,看似沒有關係。但他用「仲」即暗示他有大哥,查證許褚大哥許定,字伯安。第1類。「定」=「安」,但又等於「康」,所以此字有可能是跟他兄長改的。許定也是曹魏的官員,但沒有弟弟出名。

• 張遼,字文遠。第1類。《說文》「遼,遠也」

• 司馬懿,字仲達。第7類。《說文》「懿,專久而美」,跟「達」沒有多大的關係。

• 徐晃,字公明。第1類。「晃」解作「明亮」。可比較龐德和呂蒙的字

• 龐德,字公明。第1類。《正韻》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可比較徐晃和呂蒙的字

• 張郃,字儁乂。類別不明。《集韻》「儁同俊」;《書‧堯典》「乂」可解作賢才,他的兩個字是同義的。

–吳–

• 孫堅,字文臺。第3類。《正韻》「堅,實也,固也,勁也」;《釋名》「臺,持也,築土堅能自勝持也」,即臺是堅硬的東西。

• 孫策,字伯符。第3類。《蔡邕獨斷》策者,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說文》「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所以,兩者皆為書寫用的竹制品。

• 孫權,字仲謀。第1類。「權謀」一詞自《左傳》已有,同義。可比較其兄孫策,當中「策」、「符」、「權」、「謀」字義也十分類近,可證孫堅的文采和地位應該不少。

• 周瑜,字公謹。第1類。《說文》「瑾瑜,美玉也」,故同義。

• 諸葛謹,諸葛亮大哥, 吳國名士,字子瑜。第一類。正正跟共事的吳國軍師周瑜, 字公謹相映成趣

• 陸遜,字伯言。第4類。因為陸遜原名為「議」,為「言」的補充。

• 太史慈,字子義。勉強第1類。《增韻》「慈也,善也,仁也」,仁和義通。可比較左慈。

• 呂蒙,字子明。第2類。「蒙」可解作「昏昧無知的心智」,跟「明」是反義,可比較徐晃和龐德的字

• 甘寧,字興霸。第2類。「霸」可解作「稱雄」,跟寧靜的「寧」相反。

• 黃蓋,字公覆。第1類。「覆」可解作「遮蓋」,同義。

• 周泰,字幼平。第1類。「泰」解作「暢通」,跟「平」近義。

• 凌統,字公績。第8類。兩者的解釋未能找出共通之處

–其他–

• 呂布,字奉先。第8類。「布」解作「紡織品」和「發布」;「奉」解作「推崇」、「討好」

• 董 卓,字仲穎。第7類。「卓」解作高;「穎」是出類的人才,又是禾穗因太重垂下的情況。好像跟「卓」的關係不大,但查證董旻,字叔穎,為董卓之弟。第4類。 《說文》「旻,秋天也」跟「穎」應該是秋天出現的。也可比較董卓的大哥董擢,字孟高。第4類。《廣韻》「擢,抽也,出也」,抽出了,自然會高,有補充的意 思。有趣的是,董擢的字,跟董卓的名同義;反而董卓的字是跟弟弟,不是哥哥。

• 袁紹,字本初。第2類。《說文》「紹,續也」,跟「本初」是反義,作為名門望族,改字尤為嚴謹,多作古解。兄為袁遺,字伯業。第1類。《康熙字典》「事物已為而未成亦曰業」,跟「遺」的意義是一樣的。弟袁術,字公路。第1類。《說文》「術,邑中道也」道=路。

• 張角,雖然是太平道的創辦人,但卻找不到的字

• 孟獲,由於教育程度不高,他應該沒有字的。

• 左慈,字元放。第8類。可比較太史慈。

參考資料:

http://paper.wenweipo.com/2006/12/30/WH0612300007.htm

http://big5.chinaqw.cn:89/hwjy/hykt/200712/11/98603.shtml

http://blog.sina.com.tw/yiwe/article.php?pbgid=4864&entryid=10732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說文解字全文檢索測試版

康熙字典全文檢索網上版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