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成就?
什麼是成就?
請問什麼是成就?
要探討這個問題,使用蘇格拉底的方式就最好不過 — 就是不停地問問題。
我想問,何時第一次出現這個詞語?
成就
完成、造就。漢書˙卷五十四˙蘇建傳:「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而今多虧了你這外公公替你成就了親事,你已是有了房屋了。」
重編國語辭典
原來是東漢的《漢書》。查證原來《說文解字》也有收錄,「成就」是同義字:
成者,就也。凡功卒業就謂之成。
那麼什麼是「功卒業就」?就沒有提及,看來是因人而已。
就大眾認同的角度,又或者,被資本主義嚴重影響意識形態的我們,「業就」不外乎四字:功、名、利、祿。
功
不說了,「功」就是為國勞動的結果,這跟「成」和「就」也是一樣。始於國家與公司的定義和目的有顯著不同,為公司勞動而有功,有用嗎?所以現在少談了「功」!
名
這是讓人趨之若鶩的東西。有名就是有成就嗎?在傳統的意義裡,名的確是成就的指標,孔子說,有了名,講句說話才順耳;老子說「道」,也要先說「名」的問題;我們一出生,也是先有「名」。當你功卒業就,就有了更多人認識「名」
這又有點不同,陶淵明的母親有成就嗎?有!他的兒子可是有名之人,但你何曾知道她的點點事蹟?相反,溥儀是有名的人,但你會說他有成就嗎?這有點怪,對吧?
利
名成,利就。
利是成就嗎?看來上面帶有因果關係的四個字好像說明了一個事實。有名,就會帶來利。那麼,利可以說是次一點的成就,而他的次,又必先有名。
沒有名的就利,就不是成就嗎?落選的港姐放棄娛樂界,轉戰公關公司,難道你說她沒成就? 因利而有名的,就不是成就嗎?李嘉誠因利而有名,你說他沒成就?
祿
出糧、休息。
出糧也可以是利的一種,當然馬克思認為我們的錢給了資本家,這另計。
休息是成就嗎?這是很新興的說法:休息的方法可以決定社會地位。但,很遺憾,這只是把「成就」彰顯出來的方法,休息並不是成就的本尊,也不是成就的指標;打golf 可能因為你有成就而可以支付的消遣,並不是打golf 作為消遣就是一項成就。簡而言之,祿是成就的副產品。
要反思什麼是成就,其實黃偉文的《陀飛輪》一詞早已探驪得珠,他說的是「活著」已經是成就,但總覺這樣說太過虛無,其中一段歌詞精妙絕倫,言簡意精,值得用作本題注腳:
勞力是無止境/活著多好/不需要/靠物證
也不以高薪/高職/高級品/搏尊敬
就算搏到/伯爵那地位/和蕭邦的雋永
賣了任性/日拼夜拼/忘掉了為什麼高興
蘇格拉底使人最煩的是他提出的一個問題便衍生出太多的問題,也好像不是回答的,其實,如果我說,懂反思什麼是成就的人,也是一種成就。不知是否說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