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隨筆 — 六十四種惡口
說話就是溝通。試問一天怎能無語?
這是《容齋隨筆》卷一‧5
《大集經》載六十四種惡口之業,曰:麄語、軟語、非時語、妄語、漏語、大語、高語、輕語、破語、不了語、散語、低語、仰語、錯語、惡語、畏語、吃語、諍語、讇語、誑語、惱語、怯語、邪語、罪語、啞語、入語、燒語、地語、獄語、虛語、慢語、不愛語、說罪咎語、失語、別離語、利害語、兩舌語、無義語、無護 語、喜語、狂語、殺語、害語、繫語、閑語、縛語、打語、歌語、非法語、自贊嘆語、說他過語、說三寶語。
究竟這八八六十四種口業,犯了多少?
1. 麄語 — 即粗語。應該指粗口
2. 軟語 — 溫婉輕柔的話。類似是讚賞人的話吧
3. 非時語 — 語不應時。類似不適當的時候說不適當的話
4. 妄語 — 隨便亂說或指荒唐無稽的話。即是亂吹水。
5. 漏語 — 洩露機密。
6. 大語 — 狂妄的話。
7. 高語 — 不知道。估計係吹牛
8. 輕語 — 不知道。估計是「下巴輕輕」,胡亂答應
9. 破語 — 不知道。估計是傷害人的說話
10. 不了語 — 不知道。估計是不停說話
11. 散語 — 不知道。估計是隨便說話
12. 低語 — 不知道。估計是看輕人的說話
13. 仰語 — 不知道。估計是擦鞋仔的說話
14. 錯語 — 不知道。估計是錯的說話
15. 惡語 — 不知道。估計是惡的說話
16. 畏語 — 不知道。估計是恐嚇人的說話
17. 吃語 — 不知道。估計是口窒窒
18. 諍語– 不知道。估計是爭執的說話
19. 讇語 — 即 諂語— 奉承話。
20. 誑語 — 騙人的話。
21. 惱語 — 不知道。估計是使人懊惱的話
22. 怯語 — 不知道。估計是使人「怯」的說話
23. 邪語 — 不知道。估計是指不正的話,有說粗口是邪語之一
24. 罪語 — 不知道。估計是指惹人犯罪的話
25. 啞語 — 不知道。估計是指使人無言的話,引申,估計是太盡和太串的話
26. 入語 — 不知道。也估不到
27. 燒語 — 應該是指惹人怒的言語
28. 地語 — 不知道。也估不到
29. 獄語 — 不知道,估計是一些恐嚇人的說話
30. 虛語 — 沒有意義的說話
31. 慢語 — 待慢人,不客氣的說話
32. 不愛語 — 激心的說話
33. 說罪咎語 — 說有罪和責難人的說話
34. 失語 — 有過失的言語 / 說溜了嘴的話
35. 別離語 — 離別時動情的說話
36. 利害語 — 說有關利益和損害的說話
37. 兩舌語 — 挑撥離間的說話,這跟「妄語」差不多
38. 無義語 — 即是無意義的說話。「謂所說語,宣說顯了表示開發純無義事」
39. 無護語 — 口沒遮攔
40. 喜語 — 太開心時說的話
41. 狂語 — 太猖狂的說話
42. 殺語 — 不知道,估計是喊打喊殺的說話
43. 害語 — 害人的說話
44. 系語 — 不知道。也估不到
45. 閑語 — 不知道,估計是說人閑話或者是說空閑無事的說話
46. 縛語 — 不知道。也估不到
47. 打語 — 不知道。也估不到
48. 歌語 — 不知道。估計是把說話不正經地唱出來
49. 非法語 — 不知道。估計是不合法道的說話
50. 自贊嘆語 — 估計是自己讚自己的說話
51. 說他過語 — 估計是說人是非的說話
52. 說三寶語 — 三寶指的是「指佛寶、法寶、僧寶」
不知為什麼只有52項。但經過點算,這52項惡口也犯上了。
以佛學的十淨戒來說,我學過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和不妄語。和這52項惡口有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