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山謙
謙,就是謙虛的美德。是《易經》中最受注目的一卦,因為這是唯一一卦六爻全部皆吉。
卦辭:謙:亨,君子有終。
這一卦的卦辭跟它的九三是一樣的,就是「君子有終」,意思可以是君子做的事終於有了結果,既然是君子做的,十居八九是好事了,所以便是亨。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地中有山的解釋不太好,從前便聽過的說法是,就連高高在上的山竟然低頭,讓給原本在下的地向上,這樣的說法較為形似,亦較合乎「象」的本義。
「裒多益寡」,就是取出一些多餘的東西來填補少了的,「稱物平施」亦是一樣的解法。這個說法十分難解,在《御纂周易折中(卷十一)》象傳中: 引《集說》:「裒多益寡,稱物平施」俾小大長短,各得其平,非君子謙德之象,乃君子治一世使謙象也。彖與六爻無此意……
楊氏啟新曰:人之常情,自高之心常多,下人之心常寡,不裒而益之,則自處太高,處人太卑,而物我之間,不得其平,故扺其輕世儌物之心,而多者不使之多。
「裒多益寡,稱物平施」的簡單解釋就是「公平」,中國的思想中,公平的思想從不是被單獨抽出來討論,相比於仁義禮智而言,「公平」只能勉強納入「智」之中,就算如此,文獻中然而亦沒有直接由「象」的方向出發,去解釋為什麼地中有山就是「公平」,只能解釋的是,自己多了一點的,便應該謙卑一些,分享給一些沒有的人,這樣的解釋又接近「仁」的方向。
我大膽地假設和幻想,地中有山跟「公平」和「平衡」的關係。山是尖的,地是平的,但兩者五行也屬土,是柔軟的,包容的,萬一山在下,地在上,地的泥土便會搖搖欲墜,再塌下來,直至泥土填滿了山的兩側,便平衡了。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彖》的解釋是十分深奧。簡而言之,就是說了四個層次也能體驗「盈」和「謙」的關係,當中也是「凡事太盡,緣份早盡」的說法:
• 天的盈,如去到滿月就開始虧,反而如果是虧,就一定會再次圓起來->益謙;
• 地的盈,例如是地理中的大陸漂移一樣,兩塊板塊一撞,多餘的一方就會跌落熔岩,虧的一方就會有熔岩湧出,形成火山->流謙;
• 鬼神的盈,例如鬼神會知道你有錢,不會幫助你,反而幫助一些窮的人->褔謙;
• 人的盈,就是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好謙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這是第一階段的謙,《周易古經今注》解得不錯:「謙謙者,謙而又謙又謙也。自矜善射,多死於矢。自矜善戰,多死於兵。自矜善涉,多死於水。若臨大川而剔栗, 操巨舟而成慎,則無沉溺之患」《東坡易傳》亦十分抵死:「此最處下,是「謙」之過也。是道也,無所用之,用於「涉川」而已。有大難不深自屈折,則不足以致其用。」 所以只有自己顧自己。
六二:鳴謙,貞吉。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這是第二階段的謙,就是要叫出來的謙,還要是有名的。因為叫得出口,由心發之,就是中心得也。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這是第三階段的謙,落手落腳實行「謙」。 這是全卦的精髓,當然是因為一陽統五陰的原因。它是唯一的陽爻而且位居於下卦中的最上位置,不高不低,合乎《易經》的原則,凡是不太過,所以,就比喻它為「勞」。《御纂周易折中》中,引《集說》:王氏宗傳曰:謙之成卦,在此一爻,故卦之德曰「君子有終」,而九三實當之。
六四:無不利,撝謙。 象曰:無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第四階段,做又做過,當然是繼續去的「撝謙」,《周易譯注》中,把「撝」解作「奮」,《周易古經今注》則解作「為」和「布施」,其實兩者皆說得通,就是自己 夠謙,便推己及人,或者是繼續下去。最後發現在《御纂周易折中》中,引《程傳》:撝,施布之象,如人手之撝也,動息進退,必施其謙,蓋居多懼之地,又在賢 臣之上,故也。 (最得意的是,意思和讀法跟英文的fight him 差不多)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去到第五爻,亦是位置最高的一爻,也代表君主的一爻,當然少不得參考《御纂周易折中》引《程傳》富者眾之所歸,唯財為能聚人,五以君位之尊,而執謙順以接於 下,眾所歸也……不富而得人之親也。為人君而持謙順,天下所歸心也,然君道不可專當謙柔,必須威武相濟,煞後能懷服天下,故利用行侵伐也。 其實某程度上是為自己出兵多了一個藉口,就是我已經很謙卑了,不服的話,我就動粗了。但是,最奇怪的是此卦一開頭便是教人如何謙卑,為什麼到後來又要動粗呢?是因為這是第五爻嗎?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象曰:鳴謙,志未得也。 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為什麼「志未得也」呢?我用爻象+爻辭的理解是因為謙又謙過,打又打過,事情仍未解決!行到這一步,誰不知是一個陰爻,沒有什麼力量,好在之前積了不少謙,現在也不是「滿」的狀態,所以便可以出兵了。
《周易譯注》的解法是有邑國來犯,便應該以謙的態度出兵,不是我犯你,是你犯我。 最後,《御纂周易折中》解答了我在六五爻提出的問題,雖然牽強,但有參考的價值:引《集說》朱子語類問謙是不與人爭,如何五上二爻皆言利用侵伐利用行師?曰:老子言大國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下大國,則取大國,又言抗兵相加,哀者勝矣。大抵謙自是用兵之道,只退處一步耳,如必也臨事而懼,皆是此意。
占卜中的謙卦(以下內容只供參考)
《周易尚占》
地下有山謙遜也, 以謙自牧契真常。
勞而不伐真君子, 身愈卑而道愈光。
謙者遜也,柔謙知止,弗利婚姻,休問移徒財帛休求,公訟且已,身吉病癒,行人至矣。
《周易簡易占卜》(節錄)
初六:占到這爻便可以隨便去,大吉
六二:占到這爻,樣樣都好
九三:占到這爻,也是樣樣都好
六四:如果謙虛,樣樣都有利
六五:你一定要做好事,爭回來,這樣才是有利
上六:占得此爻,如問自身,利出外旅行
網絡上貼文《六十四卦原本及解釋》
空谷藏玉之象 虛懷處世之意
大象:山應在地面上,而今在地下,代表謙遜之德。
運勢:吉利平安。前途無限,但必須去除驕橫之氣。
愛情:以謙誠之態度追求有成,可獲良緣。
疾病:防舊病發,腹部或背部之疾,但仍屬吉象。
失物:難以發現,有失竊的可能。
訴訟:宜速和解,拖延不利。
此文極有可能為過去玄奇世界 www.wonderwise.com 的網絡文章,此站已於2005年6月15日閉站,本文是從網絡文章搜回。
詩文:「空谷藏玉」,意思可能是因為只有一個陽爻在地的最下和山的最上位置。山石的至寶,為玉石。「空谷」,應只地之下、山之上的意思。 運勢:應相對於卦象+卦辭和說,正因為是「亨」,所以是吉利平安。至於前途無限,則不太認同,雖然坤卦有包容的意思,但山也有停止的意思,應可理解為:在有限度的包容。若以六爻文王卦解釋,謙卦世在坤土,持子孫,也是吉象,但坤土持世為亥水,不利春天占。 疾病:坤可解作舊,又是腹部或背部,但因為世持子孫,為吉。 失物:因為上下兩卦為土,兩土重疊,有覆蓋之象,失物難尋。 訴訟:坤主理順,有和解之象;但艮為止,為阻滯,牽連不決。故曰:宜速和解。
以上解釋為本人嘗試推敲,六爻文王卦亦需配合月日干支,五行生旺和變卦動爻等推斷,故只可作參考之用。
參考書目:
四庫全書《周易尚占》 李光地等編 (1715)
《御篡周易折中》[電子書]
高亨(1984)《周易古經今注》(重訂本) 北京:中華書局[電子書]
孫振聲(編著)《白話易經》香港:星光
周春才(編繪)(2000)《易經圖典》中國:中國文聯
馮公夏著,王亭之補(2002)《周易簡介占卜》香港:匯訊出版
蘇軾著,龍吟評(2002)《東坡易傳》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電子書]
謝天詮(2004)《梅花易數十日通》香港:也文堂
南懷瑾(2005)《易經雜說》台灣:考古文化
周振甫(譯注)(2006)《周易譯注》香港:中華書局
晚輩拙見,六五爻先謙後動粗是先禮後兵之意。
謙,謙遜、謙虛,代表的是不主動現自己的長處,但是當對方一直挑釁自己的時候就得發威了。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給臉不要臉」,大致上也許就是這個意思。
謙是不自大的表現,但不代表軟弱可欺,因此當忍無可忍時何須再忍?都到六五的位置了,再忍就沒意義了,因此動粗。
這只是晚輩的一點拙見。
赫謙兄:
多謝閱讀小弟劣文,並為劣文作補充。
我十分贊成兄的看法。「給臉不要臉」正正是六五位置的意思,從前有老師說過君子有三限,其實就是一種處世態度,天怒人怨,要打也沒有多大的掛慮了。
多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