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隨筆 — 北宋末的批判思考

手執中華書局版的《容齋隨筆》,除驚嘆作者博學之餘,亦驚覺北宋一代的批判思考也十分有看頭。

 

近兩年對於「筆記」和「隨筆」等的文體上生興趣,原因在於作者多是見多識廣,博通古今的人物,文章短少精鍊,見解讀到。最大的得著是補充了大歷史,大論述底下某些邊緣化了的「歷史」,合乎文化研究學者的原則。

Wiki 上的一段也十分吸引: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著的筆記,和北宋沈括《夢溪筆談》齊名,《夢溪筆談》以科學技術見長,《容齋隨筆》則長於史料和考據,被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

只完成了卷一短短29則文章,卻已愛上了這本書。(共5筆,74卷,共1220則)

 

這29篇文章當中,論述唐詩,尤其是白居易占了很多,當中細緻之處如白居易抄了杜甫的詩(「26‧白用杜句」)、有三首詩均用了「黃紙除書」四字(「25‧黃紙除書」)等。

其他文章有關於佛教(「5‧六十四種惡口」)、易經(「18‧坤動也剛」)、歷史(「16‧史記世次」、人物(「8‧郭璞葬地」、地理(「15‧地險」)等,包羅萬有。

批判思考方面,有討論男根的「4‧半擇迦」、邏輯之誤的「8‧郭璞葬地」、批評《史記》的「16‧史地世次」等。

 

推薦文章:

希望能有耐心繼續至看完。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