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夏陽 — 異端知識的再現

在公司完成了下半部《戰夏陽》,跟《春燈公子》一樣,依然強烈地感覺張大春所宣揚的當代文化研究的氣息。

全書一開端就是他極力否定司馬遷的「正史」觀,強調其他人所寫的所謂「怪書」也是歷史的一種,更拋下一個大問題給讀者:小說家史家,究竟何者是對方的倒錯?

本文有一個特色,看目錄時,會看到十一個貌似獨立的故事,但是,如果一口氣讀完它,就會發現所有故事的人物也是環環相扣,互為關連的,就是故事A的配角就是故事B的主角一樣,這一種高超的編故事技巧,完全就是顛覆以時間為主軸的故事模式,或是就人物的地位編史的模式(即《史記》)配合了張大春一貫嚴謹考證的風格,相比起《春燈公子》的格式化,《戰夏陽》就有一點「刻意的自由」,就是看似是自由把故事串聯,其實是花過心思的編排「超級城市」(Metropolis)  一樣,舉例:第一故事<太原錯>原來只在《蜀山劍俠傳》提及(又來真真假假),第二故事就是《劍仙》的臭八股文,竟然有人出版,就是汲古閣,第三故事就是談及汲古閣的老闆毛晉!

本文就是有一中心思想:科舉之禍害!這些出色的人們,其書之不能登大雅之堂,就是因為他們的地位不是官,不是官的原因就是因為考不了試!

較有印象的是最後作者說《夷堅誌》的故事,說的就是在政治中心權力下邊緣化的作品。他選擇了同一位作者的、被受批評為低俗的、當時的《壹週刊》之流的八卦雜誌《容齋隨筆》,還擊節讚賞他努力不懈的搜刮「異端知識」,感覺上,他借論述洪邁來說自己–他也是創作自己的《夷堅誌》,把一些在歷史中被人遺忘的人搜刮出來並考證查核。讀到最後一節,才恍然大悟,張大春已經經回答了我在春燈公子中所問的問題:

究竟,作者創作這一系列的故事來幹嗎?看來,真的要留待《戰夏陽》才能揭曉來了。

答案就是,他要做自己的《夷堅誌》!本書最後的一句也甚為精采,現節錄如下:

世間此際沒有鯤鵬,如何獵得?如何寫真?獵寫鯤鵬而非此世間人所能識、所能賞,又如何能向人解釋:這就是鯤鵬?異端知識遠背負著這樣難解的質疑,在每一個時代備受主流知社群的歧視和冷落。這樣很好,對異端知識有真正興趣的人永遠遠離實際的權力

看來這便是《一葉知秋》的所作緣起了,且看他如何把這論點發揚光大!

只要標起書中所列之書已有這麼多了

只要標起書中所列之書已有這麼多了

最後,儘量將書中所列的「異端知識」的書記錄下來,方便將來有機會閱讀:

<大原錯>

《淥川摭波志‧毛氏刻書》

《履園叢話‧夢幻》

清‧錢泳《履園叢話》

《清稗類鈔‧門閥類》

高陽《鴛鴦譜之二:小紅拂》

高陽《大故事》

丁梧庵《秦淮雜志》

元‧陸友《硯北雜志》

吳蘭《讀墨一隅》

《清朝野史大觀‧清朝史科卷上‧王公降襲次第》

魯迅《集外集拾遺‧幫忙文學與幫閒文學》

《太平廣記‧卷二百六十》

《歲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

呂原明《歲時雜記》

潘榮陛《帝京歲時記勝‧時品》

《玉堂閒話》

高拜石《古春風樓瑣記‧卷十六‧以夷制夷而制於夷》

李伯元《南亭亭長筆記》

吳永《庚子西狩叢談》

《清波別志》

曾敏行《獨醒雜誌》

《老學庵筆記》

彭大雅《黑韃事略》

汪元量《水雲集》

金埴《杜詩詳注》

金埴《不下帶編》

金埴《巾箱說》

洪昇《稗畦集》、《稗畦續集》

洪昇《嘯月樓集》

洪邁《容齋五筆》、《萬首唐人絕句》、《野處類稿》

洪皓《松漠記聞》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類稿‧卷一O四》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一篇‧宋之志怪及傳奇文》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