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樂趣多 — 給未成為煎魚的我的信
親愛的「細個嗰陣」:
我真的不知如何稱呼您,那是你還未是「煎魚」,也沒有特別的名字, 現在我稱呼你,就常常用「細個嗰陣」,就這樣跟你通信,好嗎?
這是你的一篇剪報,中文老師是「趙生」<–(我沒有記錯這樣的稱呼吧),批改的日期是1991年6月4日,你已經是十歲半的小男孩了,看到你的剪報主題是「文章欣賞」,我也細讀一下文章,原來是同區學校中二的作品,我看來,你真的幾有膽色,就是要評論比自己大個,成熟(?)的人寫的文章。
但,我看你剪報欣賞的那篇文章也不是好文,內容簡單,論點有,但缺乏論據,略帶說教,(就是那些只是說理論的文章)。還有最要命的,就是文章在中段好像把 「讀書」和廣東話的「讀書」混淆了,你不懂嗎?就是Reading跟Studying 的分別了。哈~算吧,以你小五的程度,這篇文章可能已經驚為天人,獲益不淺了。
其實,我也贊成「書中樂趣多」。因為一個人,一定要有知識、學問,才可以應付這個教育水平那麼高的社會。但是,未必一定「書中自有黃金屋」,因為,如果書中自有黃金屋,而你不肯去讀,這就不是黃金屋,而是一間非常簡陃的屋。
我也十分認同你的看法,書中樂趣多, 但我懷疑小小的你是否真的感受到,以我所知,你看的是「圖書」,在新開的圖書館,你還未試過看完一整本書吧。我很想話你知,你的確有一些洞察力,但我想你 一定想像不到我現在的社會教育水平,真的很高。你認為讀了大學便十分了得,但現在所有人也幾乎是大專生。你說得對,就是多看書->有學問->應付教育水平高的社會;但現在的大專生,卻是少看書,無學問!這些事你一定意想不到吧!
你說書中未必有黃金屋,視乎你肯不肯去讀。 我也一半贊成,因為,你的將來還有很多學問,不是你肯讀,就會懂,就會有黃金屋的,況且,去到你再大一些時,你就會好像我一般,發現書中的那間屋,實在太大了,大得自己入了去,也看不到盡頭,還有,將來你可以上網,便會發現書中的屋一下子去到網絡上,那時,你會跟我一樣,沒有心情去完成一本書,看的是一些「有用」的章節,一些段落,到時你再跟我說你有沒有樂趣吧!
最後,我想跟你說,你最後一句:
如果書中自有黃金屋,而你不肯去讀,這就不是黃金屋,而是一間非常簡陃的屋。
我真的不明白,也不明白為什麼趙生會給你「甲」,算吧!對於我這老人家而言,趙生也只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吧!如果你會回信,請說給我聽!好嗎?
祝
學業進步!
朋友
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