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行晚拆?朝桁晚拆?朝笐晚拆?
花園街大火後,政府提出的「朝行晚拆」政策,卻惹來不少爭議,但回心一想:「朝行晚拆」此字何來?
事件發生後,無論是報紙或官方傳媒,一律以「朝行晚拆」一詞表示。
文中所謂的「朝行晚拆」,指的應該是「朝早搭架擺檔,夜晚便拆掉它」。如果根據上述兩組偏正結構的詞語邏輯,那麼「行」字應跟「拆」字一樣,是動詞,解作「搭架擺檔」的意思了。
如果查一下字典,便可以知道「行」唸 /杭/ [hong4] 時,指的是,
(其實不用查字典也應該知道!小學有「行長」、樓下有「銀行」)
即是說,「行」唸作 /杭/ [hong4]時,是不可作動詞解,如此的話,便開始有點錯別字的意味。
如此正寫是什麼?
翻查網上,再以字典印證,可以是「桁」或者是「笐」
「桁」音/杭/,指的是衣架,橫木,前中學會考文學課文中的《東門行》「還視架上無懸衣」中的「架」字,有寫作「桁」,然而,這依然是名詞,如果動詞化,則解作「作為橫木」也可以。這也許可以解釋老一輩香港人所說的「桁床」的意思,就是把椅子上放上「桁」,作為床來睡覺。
而「笐」音亦是/杭/,解作「竹列」,即排列成竹的樣子,康熙字典更說這是「桁」的異體字,同「桁」的解釋一樣。那麼,排列成竹的行列的樣子,不正正是花園街「排檔」的樣子嗎?朝早笐起檔舖,這詞也可解得通:就是一早把竹(現在應該是鋁了)豎起開檔。
最有趣的,就是蘋果日報的專欄作家陸離竟然認為「朝行晚拆」是正寫,的確,比起他文中提及的「朝杭晚拆」,此字已沒有太離譜了!
那麼,會不會本文提及的也是錯呢?有機會的,本人才疏學淺,旨在拋磚引玉,還望各方不吝指正!
參考資料 — 報紙
排檔朝行晚拆允研究 — 明報 2011年12月1日
梗檔改「朝行晚拆」難執行 — 東方日報 2011年12月1日
排檔朝行晚拆可減風險 — 太陽報 2011年12月1日
食環署考慮排檔「朝行晚拆」— 頭條日報 2011年12月1日
減隱患排檔朝行晚拆 — 晴報 2011年12月1日
研究排檔「朝行晚拆」 周一嶽:暫無意取締 — am730 2011年12月1日
商販嫌貴拒朝行晚拆 — 蘋果日報 2011年12月1日
蘋果日報陸離專欄
食環署研攤檔朝行晚拆 — 香港政府新聞網2011年12月1日
參考資料
桁 — 康熙字典
桁 — 台灣教育部國語字典
桁 — 粵語審音配字詞庫
桁 — 中文字典詞典
笐 — 康熙字典
笐 — 台灣教育部國語字典
笐 — 粵語審音配字詞庫
笐 — 中文字典詞典
是“朝桁晚拆”还是“晚桁朝拆” — 似是虚无幻境的BLOG
粵講粵過癮[100316][朝桁晚拆] — youtube (1'20" — 6:00")
httpv://www.youtube.com/watch?v=ur5s8zOtS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