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歌的私穩

從來也不喜歡給人知道自己聽什麼歌,因為聽歌的品味絕對是個人的事,我欣賞歌詞, 這是文學, 語言和音樂的結合…..

同事著我打歌,縱然不太願意,也播了自己i-pod上的歌曲,一直也沒有問題,大家也是沒頭沒腦地聽著。

突然,一位新相識的朋友忽然對我說:「在我心目中你不是聽這些歌的」這又引起我的興趣,聊著聊著,她認為我應該聽一些日本歌和英文的歌,當時播著我十分喜愛的「犯賤」,她還說這是她第一討厭的歌,聽她的語氣,認為我是應該聽這些歌,她的驚訝變成了我的驚訝,難道聽什麼歌也有樣看嗎?

這不禁使我想起fine arts 和 pop arts 的分別,有人認為

Fine arts = high arts

Pop arts = low arts

我一向也不大認同,我認為兩種也是藝術的一種,兩者也有它們的深度,但我較欣賞pop arts 中的突破傳統,把日常生活的東西放進藝術中的風格,當然它們背後有著顛覆傳統的含意,但是把生活放進藝術的論調我是贊成的。

就以《犯賤》為例,其實黃偉文的歌唱詞並無不妥之處,亦看不出有庸俗成份,可能「犯賤」一詞多被用作駡人的詞語,但歌者只是為了自己甘於屈服而自嘲,當中亦不乏創作:

「我將畢生威武放低做塊階磚給你墊底,未算低,未算低,若你想我吠」

配合歌者的Rap + R&B,我聽落也認為不錯

看尹光的官仔骨骨,看不出他唱咸濕歌;黎彼德每晚也看到他飾演咸濕大伯,看不出他有

「誰令我音韻腦際飄揚, 撩動我內心愛情醞釀,
為我撥開憂傷, 找得失去樂暢, 誰令我彷似初戀再嚐.」

的文采,什麼人聽什麼歌,是沒有關係的。

我喜愛《犯賤》的歌詞。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