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 X 三星堆 X 軒轅劍(楓之舞)
三個不同年紀認知的東西,存在著不可分割,既疏離又藕斷絲連的關係
20歲後, 才慢慢認識1986出土的三星堆。
三星堆是四川的一個地方名, 在1986年的一天, 一堆工作採泥燒磚的時候, 突然「砰」的聲, 軟軟的泥土下埋藏了一堆古靈精怪的青銅人像, 一時間,各地的考古學家蜂湧而至, 因為發現的青銅器, 可以改寫過往我們對蜀國文化的歷史, 把它推前至商朝, 更可以視為一種獨立的文化。三星堆的發現, 使到《[[山海經]]》和《[[華陽國志]]•蜀志》:「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東西產生連繫
很久以前,買了一本解讀《山海經》的書,內容較為跨張,但不乏創意,該書為2001年出版,把《山海經》跟東方伊甸園,把三星堆視為三金字塔,內容更牽涉八陳圖石陣, 美洲的中國古文物, 瑪雅人的金字塔, 遠古太陽系模型, 巴別塔, 亞特蘭提斯, 比較共工,法老和泰坦…..創作力高,言之成理, 一個三星堆的文物,一本《山海經》被發展成中國的金字塔, 甚至隱隱帶有外星人的意味。
導言:宇宙之書
如果告訴你,10000年以前, 人便已洞悉生命基因的奧秘, 並且將基因模型以十分簡練的圖形表現出來;
如果告訴你, 10000年以前, 人類便已進入鐵器時代, 並且有乭能已經掌握了航天技術;
如果告訴你, 10000年以前, 人類便在地球的東、西半球上設置天文觀察站, 並且已經發現太陽系的冥王星和海王星;
對於《山海經》,我一向也認為是古代的創作, 想當年因為沒有交通工具, 人們根本不能作全球旅行, 只可以靠道聽塗說,穿鑿附會,於是便出現了一些類似神話, 又似鬼怪的《山海經》。 這樣的理解, 不難解釋, 《山海經》當中一定不乏有真的資料存在,只是人們跨張一點而已, 所以, 對待《山海經》應該跟一本《三國演義》, 樣, 不過是九分假, 一分真, 參考價值還可,但不可以把它和其他出土的文物作刻意的研究, 否則, 研究者自己也會淪為杜撰的一部份。正如刻意研究《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作法時的時辰八字是否真確一樣, 可以說是鑽牛角尖。
研究歷史有趣的地方, 往往不是因為研究過去一剎那發生的事, 反而是研究研究者如何地看歷史。如看楚漢相爭的歷史,我們無法真知道項劉當年發生什麼事, 反而有趣的是知道司馬遷如何看待定義一個英雄,所以,作為現代人根本不可能有一個全面的歷史, 反而, 看人如何看歷史, 才是一種有趣的看法。 因為三星堆的文物出土, 與《山海經》中一些資料吻合, 使到其他人自然地與外星人聯繫了。
三星堆所展現的蜀文化, 正正是與中原文化時商朝並行, 它亦是一個青銅器文化,從文物和考古的角度, 在商朝時是蜀文明的鼎盛期,亦有商人和文化的交流,雖然商人如何出蜀已經匪而所思, 但是比較文物後, 的確有相同的地方。 如果把蜀文化獨立來看(像古希臘), 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但從上述的《山海經》的解析來看, 問題的重點似乎是因為我們把蜀文化等同了中原文化引致的。 正因為我們長久認為蜀國是中原(中國)的一部份,但現在發現的文物跟我們中原的商朝文化不同, 人們便會胡亂猜測可能跟外星人聯繫, 這是自尊心受損的一種表現, 是中心文化對他者的恐懼, 其實,古書也有記載, 蜀文化是由秦朝時滅了國的, 所以, 蜀國被強制納入了中原的版圖, 是戰國後的事情,奇怪的是中原文化的我們認為他已經納入我們的版圖中, 所以, 他們的開國君主也應該是我們的人,
說的是我的話, 再明確一點說, 就是我們的中心文化, 竟然不自覺地便把敗者或他者的過去也「中心化」了。一旦這些過去的人被發現跟我們的中心(即商朝)不同, 我們為了鞏固自己的文化, 唯有把他們過去的文化再現一次為他者化, 就是: 他們跟外星人有關係,他們的文明是高度文化的文明, 是「神秘的」, 但想深一層, 如果古蜀文明是高度文明, 他們又有天險可守,那些秦朝的軍隊真的能打敗他們嗎?
數年前, 高考文學的課文便是李白的《[[蜀道難]]》, 看來李白也有他者化的傾向:
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始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方鉤連。
問題在於「始」字, 詳細一點看, 「始與秦塞通人煙」背後的含意就是終於和秦的人有溝通了, 配合上文下理,隱約地感到, 在李白的角度來看,蜀國是應該和秦塞「通人煙」的, 而且還用了五丁開山, 卑微的蜀國終於可以跟秦國通訊了。 這是假設了蜀國應該和秦國通訊的一個例子,但為免過於詮釋, 就到此為止了。 何況, 這詩有另一個版本, 是「不與秦塞通人煙」,如果以「不」來論, 他者化的語氣便沒有那麼強烈了。
再數年前的的《[[軒轅劍]]》遊戲, 又再次證明這一點, 當中的怪物便是源自《山海經》, 絕對是低成本, 高效益的製作, 因為《山海經》是有所謂的生物的圖畫的,遊戲商只是填一填色便可以了, 因為是RPG遊戲, 當然少不了在版圖不停遇到一樣的怪物, 「旋龜」、「九尾狐」等, 可以說比歷史學家還要熟,見得還要多。 就在《軒轅劍2》的楓之舞中, 三星堆的東西也有出現, 還成為了主角之人的「機關人」, 它是一件沒有生命的機械人, 但是懂得活動和打架, 而他的臉便是三星堆中的山土的人頭樣。 這又是一種異化的行為, 這又是後話了。
由此可見, 從文化研究的角度,三星堆的發現和它相關的文章, 無疑是一個霸權文化的表現,從《山海經》、《華陽國志》、《蜀道難》甚至到現代的《軒轅劍》,全部也是一幕「異化」,「中心典型化」,「他者」的理述,而上述的文本也充份地進行了佐證。原來文化研究,可以從數千年前開始的!
參考書目
胡大玉(2001) 破譯《山海經》北京:中國言實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文化博物館編 (2007) 三星閃爍 金沙流采 -- 神秘的古蜀文明 李光耀編(1997)《預科中國文學》第二冊(修訂版) 香港:煜華文化 蘅塘退士 編 《唐詩三百首》 香港:三聯(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