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陋室銘》

0423936941

還記得學《陋室銘》的時候是中二,還有是由實習老師教的,每堂就是一場大龍鳳一樣,所以除了篇名外,便不甚了了。

重讀的沿起

又是好一個《包青天》,包大人連續用了以下的四字成語贊公孫先生,默背如下:「公孫先生學富五車,博古通今,XXX富貴並不難,如今在開封府辦案,只有 XXXX,案牘勞形,最後只有兩袖清風……」(按:XXX 就是忘記了的詞)。當中的「案牘勞形」就是百思不得其解,按理,此等通俗劇用字不會太深,照字面解只懂解案牘=文書,不太全了解意思。此時,立即 Google 一下,立即面也紅了!登時重讀一番,發現不太深奧,值得詳看。

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重讀時,我好像感受到此文的目的是一種唯心的安穩,就心理分析而言,他劈頭第一句便顯示了自己其實也蠻介意這間cheap house的,如果不是,為什麼要用負面的心態描寫景物,那一句「惟吾德馨」感覺是酸溜溜的,到「往來無白丁」一句,仍然是亞Q了一點,到埋尾,總是要用 古今叻人來自比一番,南陽諸葛亮的草廬明顯是最似自己的情況,但略I嫌「師奶」了一點:「隔離屋亞孔明哥都有買呢叠樓啦」最有趣的是,我認為他想故意賣弄 一下,來一句對偶,左思右想才弄了一個「西蜀子雲亭」,在我而言,諸葛亮跟揚雄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唯一相同的就是名人!而到最後的「何陋之有?」看似引經 據典,但是氣憤之情反而提昇了一級。

當年還少,印象是「往來無白丁」原因就是當年考試一定會問這一句如何解,便苦苦的讀下來。當年不識此文真諦倒,因為現在才發現,當今香港有一間陋室也真的值得炫耀一番,除了樓價高外,還有是生活真的很忙,閒下來也沒有,如果有時間在自己的家調琴閱經,倒也寫意!

換一個切入點來閱讀,不知當年老師失職,還是上課發夢,為什麼多不說劉禹錫的背景呢?重讀時番查一下資料,才發現他是晚唐人,又懂詩,又懂文,也是唐古文運動的一員,可惜入不了八大家之列(實質只有兩位唐代人)。原來他的詩也有名句: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首《烏衣巷》竟然就是他的作品,還有有趣的是,他跟白居易同年出生,同是進士,也是官場人物(白居易官拜校書郎、贊善大夫;劉禹錫則為禮部尚書)。白居易又稱他作「詩豪」,如果「豪」的意思是硬頸的意思的話,他倒相稱。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號稱「詩魔」。

反思教學制度

實 習老師的課堂,無人不是有豐富的教案,詳細的內容策劃,有引起學習動機,有活動,時間安排得宜,到了21世紀,還有powerpoint + 評估,但自問上課循規蹈距,不是精英,也不是無心向學,為何徧徧就連這句千古名句,甚至是經典成語,皆可忘記?那些所謂的教案教學,向來不敢苟同,遠不及 我會考死背來得好,至少現在還有兩三句課文可以朗朗上口,不能充大頭鬼,至少也可充小頭鬼。

參考資料

http://www.rthk.org.hk/chiculture/chilit/dy04_0401.ht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98%E7%A6%B9%E9%94%A1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9%99%8B%E5%AE%A4%E9%8A%98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