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dipus the King — 神要玩你,你可以點?
這是我第一本自發閱讀完成的英文文學作品(第一本非自發性的Antigone, 也是"3 Theban plays" 之1),也創下了最快完成的記錄,只用了4-5小時。作為唸人文學科的,這是一套必要看完的作品。
由於故事太經典,大鋼也很簡單,就是伊底帕斯「弒父娶母」的故事。然而,這大逆不道的故事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悲劇,「神」的元素是不可或缺。
人文學科的最根本課題,就是「人」和「神」的關係,所謂人文學,在於以人為本,而第一樣會做的,就是擺脫神的統治,而Oedipus the King 正正是人神對抗的結果。故事的悲劇在點於 神話你知危險,人就要對抗危險,最後因對抗反而實現了該危險,這個關係最後也是「神」取得了勝利 — 因為結局正是神的預期,無法改變。換句話說:你愈想對抗,就愈促成預期的結果,神連你會出手對抗的一點也預計了。再深奧地思考:如果神一開頭沒有預言,就不會出事了,那麼這個神在發什麼神經?
再深一層去了解什麼是「神」的時候,我較傾向弗洛依德的說法,這是原罪或者是uncanny的一種。希臘的神跟中國的神一樣,是充滿人性的,也就是人依照自己的恐懼製造出來的,當然,他們在「製造」神的時候,會堅稱他們製造的「神」是依照神自己的樣子來造人。所以,神具有人的原罪和恐懼,他們把恐懼安放在神那裡,自己不停對這恐懼膜拜,使自己「心」安理得。
然則「神」=「原罪」的話,那麼,故事中說的就是原罪要玩弄伊低帕斯了,原罪就是本身存在的,這忽然解釋了上述的「神」發什麼神經去預言了 — 因為這是根本存在的,你不說,他也會出現。所以,故事又變回:如果伊底帕斯沒有對抗,事情就不會沒有事了。當然,如果再推深一層,說「神」根本是人的恐懼而製造的話,那麼又解釋了神的預言可能是人性的心魔而已。
這故事的藝術點依然是神預言的極准確性和人在恐懼下的抵抗,人最終成功還是失敗?要對抗命運,還是順著命運走?就是半杯水的理論一樣。
既然是讀後報告,倒要寫一下對各主角的觀感:
OEDIPUS
他是全能的人。
武功蓋世:一人在三岔口上,單挑殺了一車皇族的人。
文采風流:解答了Sphnix 的謎語,是英雄。
治國名君: 從Chorus對他的讚賞可見。他適當地下放權力,使到舅父的權力跟皇帝一樣。他為國為民,誓要捉拿捉拿殺死前國王Laius的人,也發了太多毒誓了……
同時他也是一個苦命人:
少時遭父母拋棄,還被釘著腳踝,被人改了一個「腫腳」的名字。希臘語的Oedipus指的是 swollen foot
因為同一個預言,為了避免兌現,被人趕走一次,自己又出走一次
在他而言,就是老婆吊死,女兒不倫不類
他也是一個脾氣暴燥的人:
幹麼殺了一車的人
幹麼懷疑CREON謀朝篡位?
幹麼對Tiresias動怒?
JOCASTA
她是很悲的。
生了一個會殺父的仔,還忍心殺了他。
丈夫給殺掉了,「唯有」嫁給新皇帝。
最慘是,她也愛上這個新歡。
她也是聰明的。
她嘗試用自己的攻破神的預言:就是自己的兒子死了,自己的丈夫也不可能是他殺的。
最後,我總覺得他的說的話很像一個母親…..
CREON
在這劇中是一個好人﹐
治勢能臣。他依從Oedipus 的意願辦事,但總覺得他在Antigone是奸的。
CHORUS
依照希臘戲劇,Chorus就是觀眾的代言人,Chorus Leader 跟主角的對話,也正正代表觀眾和故事人物的交流。這充份能在這劇中感受到,因為Chorus 問的問題,很多時就是作為讀者想問的。
看完後,我認為中國人永遠也寫不出這些東西來,中國的文學寫亂倫的,要數也只可以數最出名的《雷雨》,而這也只是上世紀末的事情,但與母子亂倫相比,《雷雨》的兄妹亂倫或許是小巫見大巫。但總覺得寫不出來,也不是一件壞事。
我們常常說蒙古人不文明,他們把戰敗者的妻兒據為己有;我們又見到在Sophocles同樣的年代,即是中國的春秋時代,所有國家王族的通婚均有族譜記載,保證不會娶錯人。就連《雷雨》中的後母與義子之戀,也是一種禁忌,從這三點,可以說我們是嚴守這法的,這使我想起序卦傳:「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可能,中國人的先祖已經怕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才加強了宗法制度,要制禮。禮的根本就是用來停止事情發生的「發乎情、止乎禮」。有了上下的交錯,有男女的交錯,便需要「禮」了。我想這種「禮」的束綁反而保護了母子亂倫的事情永不發生,母子亂倫是我們想也沒想過的事,因為根本不會發生,這也是多得這被魯迅視為洪水猛獸的「禮教」。
我們中國的神不是「原罪」造成的,他們是善良的,他們也是明正言順地由人修練而成的,儒家出現後,衪們全部為儒家服務了。中國人的原罪,全放進了「鬼」裡去,所以,我們「敬」拜祖先,「供奉」袓先,但見到鬼,我們一是在鬼節拜他們,一是叫神捉走他們。
最後,想列出此劇當年公演後前後的大事表,也有一番趣味。
428 BC 公演後一年
魯悼公逝世。他是春秋魯國最後一位君主,他的兒子魯元公被稱為戰國魯國的君主。
秦躁公逝世。
孔子死後50年
墨子約40多歲
427 BC 公演後兩年, 柏拉圖出世
公演後一年, 燕國、趙國、韓國、楚國和魏國聯軍攻秦國。
佳句
OEDIPUS
Laius and I would be closely connected by children from the same wife … So I shall fight for him, as if he were my own father.
TIRESIAS
Wisdom is a dreadful thing when it brings no profit to its possessor.
He will be revealed as brother and father of the children with whom he now lives, the son and husband of the woman who gave him birth, the murderer and marriage-partner of his father.
Creon
Do you think anyone would prefer to be supreme ruler and live fear rather than to sleep soundly at night and still have the same power as the king?
To reject a good friend is the equivalent of throwing away one's own dear life — that's my opinion.
OEDIPUS
…, but now — weeping, destruction, death, shame — name any shape of evil you will, they have them all.